制造企业该如何踩准“公装市场”的节奏?
暖通家 发表于: 来自:暖通家
疫情之下,暖通空调产业中的“中国制造”不可避免受到了波及。随着疫情的进一步趋稳,以口罩厂和医疗净化改造为代表的数量庞大的公装项目在近期拉动了很多制造企业的项目数量,短期内给企业带来了数量和业绩的双重增长。但据相关业内人士表述,以口罩厂、医院为代表的项目基本在上半年就会结束,所以从长远来看并不具备可持续性。公装市场看似迎来了“报复性消费”,但实际上对于在后疫情时代制造企业在公装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考验。
从产品端来看,市场反馈的情况显示,疫情期间,来自于生产口罩、消毒液工厂医院等为代表的净化类空调设备产品取得了快速增长,以工业通风为主的空调设备也将会保持持续高增长的态势,随着健康观念的加强,结合了以“健康”为主的核心关键词也或将为部分产品迎来一定机遇;国家对于新老基建的进一步深化,传统冷水机组依旧能够维稳发展;随着疫情的持续性影响,中小项目投资逐渐减少,轻型商用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冷冻冷藏设备同样也受惠于“健康”理念的深植,在后疫情市场或将赢得长足的发展空间等。而这些,对于制造企业而言,都是不错的着力点。
从营销端而言,暖通空调行业一直以来都是零售型企业为主导,而大部分以公装项目为主的厂家在营销上基本是缺失的。但在后疫情时代,零售市场放缓,公装市场正当时的情况下,公装市场营销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一点在部分日系多联机品牌中早在前两年就初现端倪。而随着以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新基建”的陆续上马,教育、电子厂房、体育场、轨道交通等老基建传统的细分市场逐渐加强,房地产市场持续利好下的楼盘配套等等,均是制造企业结合自身产品与优势,着力公装营销的发力点。
在渠道端,疫情下厂家渠道开发和维护更是面临极大地考验。据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尽管当前诸多公装项目纷纷启动,但目前在赶工、推进的基本都是去年遗留的项目,新增项目有限,尽管国家“新基建”项目陆续布局,但其基础设施的承建要求也是颇高,大部分渠道商的资质和实力不够,难以入局。基于此,厂家则更是要注重公装渠道的开发和培育,紧抓新基建等高质量的市场发展需求。
不可否认,疫情加速了暖通空调整个产业新一轮市场洗牌,渠道在转型,制造企业必须要去做出改变,并不仅止于产品、渠道以及营销方式,更是涉及到这个产业的点点滴滴。当然,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市场的需求永远决定企业方向。从当前多变复杂的市场形势来看,公装短期内存在“报复性消费”,但从中长期来看,还是呈现不容乐观的态势,所以暖通空调产业中的制造企业应该积极跟随市场变化转换思维,找准新的市场着力点。
本文仅为节选,更多精彩,敬请关注《暖通空调资讯》六月刊。
疫情黑天鹅加速经销商洗牌,经销商如何先活下来?顺势而为把握政策红利?企业管理经营团队运营如何精细化?6月17-18日,到常州,“行走的课堂”和你一起思考!6月15日前预约报名,0元领取门票,快来扫码领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