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的局,怎么破?
发表于: 来自:暖通家
2021年的中央空调市场,“缺货”是个异常火热的词汇。在缺货的背后,原材料涨价成为关注的重点。在各制造企业的涨价通知、缺货通知中,无一不将原材料涨价作为“罪魁祸首”。在原材料涨价该为中央空调的缺货“背锅”已经盖棺定论之时,芯片短缺以及短缺的紧迫性似乎从缺货现象中“隐身”了。但事实上,由于芯片行业供给不稳定,部分暖通空调的产能现状十分严峻。并且,芯片短缺对暖通行业未来的影响可能要比想象中的更加紧迫。
芯片紧缺让制造“寸步难行”
市场缺货现象的背后是供不应求,供货速度受到生产端的影响。疫情、原材料涨价、缺人缺料是制造企业工厂“缺货”,以及供货速度受到影响的“看得见”的原因。其实,大多制造企业都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原材料涨价对于品牌有一定的影响,但通过合理规划产能、成本的控制消化、囤积期货来维稳价格等都可以缓解涨价带来的冲击和震荡。而芯片,不行。
自芯片被发明出来以后,半导体产业运转了半个多世纪。在这半个多世纪以来,半导体产业并非不堪一击,相反,产业整体运转良好,并没有出现过大缺货的情况。而由于全球供应链被疫情扰动、国际经济贸易形势,国际芯片的供给不稳定,国产芯片市场不成熟,影响了汽车、手机等众多消费电子产业,暖通空调产业自然无法幸免。某国产头部制造企业表示,芯片短缺对于暖通空调行业的影响是必然的、紧迫的,对整个行业来说普遍都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比于常态化的原材料价格波动,制造企业尚能通过保持现金流、控制成本、产品调价等等手段进行调控;芯片的短缺对于制造企业来说是“有钱也解决不了”的“不可抗力”因素。一方面芯片对国外技术的依赖让制造企业缺少自主性,另一方面中央空调众多电子元器件也需要用到芯片,因此,芯片短缺,以及芯片短缺引起的电子元器件紧缺,都加大了制造企业的紧迫性。一位国产一线中央空调品牌负责人表示,品牌现有的产能仅仅是勉强维持,目前供货的形势还是很严峻的,主要体现在芯片和其他电子元器件,产能勉强还能跟得上,但是未来的形势不好说。
对于芯片行业来说,相比手机、电脑、电视等大众消费电子产品,中央空调领域的芯片应用只占据芯片行业权重很小一部分。全球市场芯片供给不稳定,国产芯片尚未成熟,内外夹击,已经让中央空调制造企业寸步难行。其实,中央空调行业中也存在自主生产芯片能力的企业,部分国产品牌早已在使用自己生产的芯片。但即便拥有生产芯片的能力,也无法缓解现状。一方面,芯片在中央空调中应用广泛,自有芯片的产量有限;另一方面,芯片对于控制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厂家对芯片性能要求较高,供应商需要经过很严格的可靠性测试。并且,多数外资品牌的芯片生产都在国外进行,国外疫情导致产能下降,海关的检查周期也更长。
某日系品牌表示,2021年品牌销售额增长较少,原因是主要零部件依赖进口,而在海外疫情影响下,现在空调芯片供货紧张,导致出货受到影响。另一日系品牌持同一观点,表示,原材料涨价对于品牌有影响却并不怎么影响生产,但其自有的芯片是日本生产,产能下降,供货紧张。芯片为何如此短缺?
芯片为何如此短缺?
这在整个半导体产业都引发了一场大讨论。芯片行业作为众多产业链的上游,缺货危机的爆发背景错综复杂,但危机的背后不难解读出三点:在芯片短缺的背后,有一个关键词汇——疫情。2020年初爆发的疫情,反反复复影响了全球的制造业,行至2021年,依然有部分地区的生产、办公受到限制。一方面,疫情导致全球的制造工厂产能有所减少,工人们无法照常复岗。另一方面,疫情导致居家办公、学习的场景越来越多,远程技术不断发展,于是对于电视、电脑、摄像头、云计算的需求增加,这些领域的芯片订单持续增加。对于暖通空调领域而言,在疫情之后,市场终端需求大量释放,2020年停滞和积累的项目订单逐步进入发货期,订单集中性爆发。更多的芯片需求遇上芯片产能减少,供给矛盾频现。
除此之外,国际贸易形势也深刻地影响了芯片的供应。华为芯片禁令,让手机等消费电子厂家笼罩在制裁阴影下,头部手机厂家开始囤积芯片,加紧向代工厂追加订单,将产能全部挤占。
不仅如此,还导致中坚企业也加紧囤货,做好储备。于是市场的需求继续大增,让原本就紧张的产能更加紧张。其它领域的厂商跟风囤货,导致在正常需求下增长了2-3成以上,造成产能全线加紧,消费级芯片全线紧张。
在芯片生产端,工厂也在对芯片的产能进行调整。在市场中,12寸晶圆技术更先进,对于代工厂商而言,收益率会更高。代工厂们都把产能慢慢地从8寸晶圆调整到了12寸晶圆,因为8寸晶圆主要用于28nm及以上工艺,12寸主要用于14nm及以下工艺。这导致了8寸晶圆产能紧张,而很多的汽车芯片、消费电子都是基于8寸晶圆的,让8寸晶圆芯片供应不足。
如何不被芯片“卡脖子”?
终上所述,在芯片的众多应用领域中,多个行业受到了芯片紧缺的持续冲击,手机等消费电子产业首当其冲,被波及的不止中央空调产业链。一直默默无闻的芯片行业,因为极度短缺,卡起了各大应用领域的脖子。在制造端,芯片的作用举足轻重。在华为芯片制裁事件中,让各制造企业尝到了被人扼住咽喉的滋味。要想不被“ 卡脖子”,中央空调制造企业也拿出了新的应对方案。
在全国范围内寻找芯片渠道,合理安排产能。多个受访企业表示,工厂采购部门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合适的芯片货源,以应对未来的生产需要。有企业表示,目前部分订单项目赶不及的,已经不接了。上述国产头部制造企业表示,针对芯片短缺的问题,该企业在年前已与供应商积极沟通,协调资源,将缺货影响降至最低。同时,为了消除后续的隐患,企业也实行了多个预防措施,增加芯片储备量。
寻找合适的国产芯片供应商。一位品牌负责人表示,目前他们对于芯片紧缺的措施是采用国产芯片。科技自主的路上,中国半导体产业一直在努力。由于芯片行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国际技术输入一直是中国芯片先进制程的重要拉力,在发展过程中以各种方式来解决困境。另一行业头部品牌表示,品牌也在尝试使用国产芯片,虽然他们认为国产芯片目前与进口还是有很大差距,但是国产芯片未来应该是个趋势。
少数国产品牌开启芯片自产的时代。正如上文所说,中央空调行业中有少数具有自主生产芯片能力的企业,部分国产品牌已经使用上了自己生产的芯片。芯片遍布于中央空调各个部分,虽然规格繁多,架构不同,但其技术难度却一致达到了苛刻的程度。虽然技术受限、研发投入高昂,但芯片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都敦促着国产芯片加快追赶的脚步。
每一次危机,都是对产业链的一场压力测试。在科技发展的路上,落后就要时刻不停的奔跑,当一片小小的芯片卡住了中央空调制造企业的“脖子”,产业链上下游的各环节都被撬动起来。掌握核心技术对于一个企业,甚至于一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被称为中央空调“心脏”的压缩机,也曾是一个外资垄断的领域,在国产品牌经历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后,已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在市场形势更为多变的今天,这种紧迫性或许是未来的新常态,这也告诉了我们,掌握核心科技技术,需要经历漫长的探索之路。今天的种种危机与压力,都会成为制造企业渡过难关的宝贵经验。
- 下一篇: 江苏:开展工业绿色低碳微电网建设,鼓励工厂、园区发展高效热泵
- 上一篇: 恒大事件,撩动了谁的神经?